□本報記者鮑鐵英抗癌食物第一名蘆瑞 譚勇
  國內每100輛汽車,就有40輛用的是孟州市生產的發動機氣缸套;國內最大的金剛石製品生產基地,位於豫中平原腹地的長葛市;世界最大的縫紉線生產基地在夏邑縣落戶;全國70%的金剛石微粉在柘城縣生產;全國85%的鋼卷尺關鍵字在虞城縣製造……
  這些都是河南的縣級城市。在以前,人們很難把他們與“行業領軍企業所在地”膠原蛋白畫上等號。
  河南縣域經濟的嬗變就在這短短幾年間,強勁動力來自一項借貸重大決策——加快產業集聚區建設。“十八羅漢鬧中原”曾是河南縣域經濟發展的代表作,如今則是“一百八十羅漢鬧中原”,河南180個產業集聚區呈現出千帆競發、百舸爭流之勢。
  省統計局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,2013年,全省產業集聚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700.26億元,同比增長26.2%;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31263.81億元,同比增長19.8%;實際利用外資76.33億美元,同比增長19.2%;高技術和高成長性產業增加值增速分別為28.2%和21.7%;規模以上工業從業人員348.辦公室出租8萬人。
  數據印證著這樣一個事實:產業集聚區已經成為全省經濟特別是縣域經濟的增長極,轉變發展方式、實現科學發展的突破口,招商引資的主平臺,農民轉移就業的主陣地,改革創新的示範區。
  科學佈局謀劃發展新路徑
  3月15日,一捲捲鋁箔帶在鞏義市順源鋁業的生產線上軋製成一次性鋁箔餐盒,旋即裝車運往1公裡外的泰邦鋁業消毒滅菌,然後被裝入貨櫃。“過不了多久,這些盛著精美食品的餐盒就會出現在俄羅斯、丹麥、西班牙等國家的航班上。”言語中,鞏義市商務局局長劉建偉不無自豪。
  從笨重的鋁錠到輕巧的鋁箔,折射出的是鋁工業大縣鞏義的轉型發展新路徑。作為人口大省、農業大省,河南轉型升級之路任重道遠,經濟發展必須走出一條資源節約、自主創新、要素集聚的發展路子來。
  2008年底,我省明確提出,加快產業集聚區建設,努力使之成為全省構建現代產業體系、現代城鎮體系和自主創新體系的有效載體和戰略支撐,即“一個載體,三個體系”。
  走集聚發展之路,全省大刀闊斧向以往“散、亂、少、弱”的工業園區動刀,規範整合原有300多個園區,高標準高起點規劃確定180個產業集聚區的空間佈局,其中114個產業集聚區佈局在縣域內。
  如果說“規劃先行”已成為多數地區的共識,那麼“三規合一”則無疑是河南的創舉。省發改委主任孫廷喜說,產業集聚區謀劃之時,正值國家土地和城市兩個規劃修編,河南決策者敏銳地抓住了這個契機,決定將產業集聚區發展規劃與這兩個規劃嚴密套合,實現“三個規劃”精準銜接,將產業集聚區用地全部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範圍,為產業集聚區合法依規建設奠定了基礎,為河南縣域經濟發展攢足了後勁。
  產業集聚搭建轉型新載體
  上世紀90年代末,中原地區誕生最早的冷櫃品牌“冰熊”由盛而衰,折射出民權製冷之痛。借助全省推進產業集聚區建設的契機,民權縣確定製冷為主導產業,通過集聚激發轉型發展的內生能量——
  (下轉第四版)  (原標題:中原“聚變”正當時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v18cvyab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